在遥远的首都北京,有一群从云南工商学院走出去的护理工作者就职于北京华生康复医院,这所医院是一所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建立的三级康复医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走出云南,留在北京的故事吧!

(上图出自: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官方网站)
今天的主角是毕业于我校大健康学院的十一位优秀校友。他们分别是2022级【专升本】护理学专业的黄秋霞、王文艳、李富珍、王艳、赵蓉艳、王林萍、邵禧荣、杨利红和助产学专业的高思宇、汪丝婷、徐志钰。
2023年7月,在大健康学院的用心安排下,这十一名怀揣着梦想首次出省的大学生顺利抵达北京,开启了在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的实习之旅。经历了不到半年的实习,他们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获得提前转正的机会,正式成为了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的护理工作者。
关于在北京的实习之旅
他们这样说:
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中,大部分同学都无法快速地融入——面对不一样的生活节奏,面对从未见过的医疗器械、从未使用过的医疗系统...... 都会觉得迷茫无措,但好在有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毫无保留的传授,大大消除了同学们的顾虑和害怕。

(上图为:校友所在科室早交班理论培训)
· 赵蓉艳校友:
在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实习的这段日子,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经历。因为我从小就向往北京这个城市,它只在我的梦里出现过,但如今我却真实地生活在这个城市,这对于我来说像一场梦。而这场梦,在实习开始的时候才真正地有了实感。
· 李富珍校友:
2023年7月,当我们穿上洁白的护士服,踏进医院的一瞬间,心情真的是无比的激动,又满怀着期待和憧憬!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职责与使命。
· 王艳校友:
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这里,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与高尚,体会到了对病人付出的辛苦与快乐。这次实习经历,坚定了我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为病人服务将是我无悔的选择!

(上图为:病人康复出院时,为校友所在科室赠送锦旗)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会认真记下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练习护理操作技能,久而久之,刚开始的那些担心和焦虑也就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逐渐消除。
他们还逐渐感受到了——课本上死板的知识一点点地出现在现实当中,课堂上的案例不再只是一段段文字,而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件。
每当听到患者康复出院时的那一声声道谢,看到患者脸上浮现的笑容,同学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便又坚定了他们继续从事医护行业的决心。
关于在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的工作
他们这样说:
岁月如梭,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23年已经成为过去式,十一位同学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提前转正的机会,成功入职北京华生康复医院,迎来了更加具有挑战性的2024年。
· 赵蓉艳校友:
我现在是神经康复科的一名临床护士。一开始独立当班的我会感到惶恐不安,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以实习生的身份与患者接触,身边一直都有带教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所以当我真正开始独立当班的时候,心境是不一样的,还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幸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我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和内容,也掌握了一部分护理工作的诀窍,在同事的帮助下慢慢熟悉了这个岗位。
· 黄秋霞校友:
每每回想起刚刚加入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小护士,但经过将近半年的工作,现在的我有了不小的进步,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在工作学习方面都感觉收获颇丰。这都得益于科室和领导对我的悉心教导与培养。
· 邵禧荣校友:
在这里,我最大的收获是——不仅在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还锻炼出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我学会了以良好的品德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因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因此对待患者应像对待亲人一样。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疗的就诊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服务患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患者人性化、温暖的医疗服务。

(上图为:所在校友最多的科室——神经外科的合照)
从学生到校友,从实习到工作,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踏实努力,也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医院的精心培养。他们深知,人生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勇于挑战,努力奋斗,朝着目标前进,做好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他们也相信,努力和勇气终将不会被辜负!
关于学校的暖心关怀
他们这样说:

2023年7月:同学们即将前往北京时,为保证大家顺利安全地抵达医院,大健康学院的就业专员李勇辉老师专门与医院对接,安排车辆及人员到机场带领同学们抵达医院。
2023年12月:大健康学院院长马建带领党总支书记李琦、就业专员李勇辉一行前往北京看望正在实习的同学们,为同学们送去了一缕严冬里的温暖。
2024年1月:大健康学院还为远在首都的孩子们寄去一箱箱家乡特产,让他们在北京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对于学校一次次的暖心关怀,黄秋霞多次代表这十一位在京校友,向学院及老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向老师说道:“在崭新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保持热情和努力,也不会辜负学院和老师对我们的栽培与期望,我们一定会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VR全景看校